参观绥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长廊_900字
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长廊位于菖蒲子街的半边。 暑假的一天早上,我来这里晨练。 美丽的风景让我流连忘返。
我顺河而下,边走边欣赏沿河的风景。 宽阔的马路铺着乳白色的地砖,马路中间设计了一条黑白相间的鹅卵石人行道。 人们可以在上面行走,并得到免费的足部按摩,非常舒服。 清晨,这里就有人打太极拳,有的练功,有的跳舞,有的散步……路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粉色的石桌、石凳,供人们休息、聊天。 河岸边有石栏杆、石柱。 它们由粗大的铁链连接起来,就像保安手拉手组成了人墙。 路的左侧有一排排翠绿的柳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沿河路上,路挨着水,水顺着路。 这里的水是绕城而过的乌水河。 如今的乌水河,潺潺流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 河边有人捡田螺,河里还有渔民。 我还看到水里有几条网鱼。 人们时而潜入水底,时而浮出水面。
如果你想了解我们神奇的绿洲——遂宁,就不能不去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看看。
走廊上用木刻画展示了我们遂宁的景点。 如常绿的铁杉、寨石古镇、大源古苗寨、苗家吊脚楼、高山风光、古老的上堡国、邓小平遂宁红军指挥所等。 上堡国:公元1436年,苗族李天保起兵反抗明朝,建都皇桑上堡。 他被称为武烈王。 如今,皇桑仍被称为“揭西省、八柳州、雪林州、赤板县,上堡有金銮宫。”
我的家乡遂宁是吴诺文化的发祥地,有 壁画详细记录了苗族千百年来的习俗和传统文化,如敬狗、吃黑米、唱山歌、逗春牛、舞龙灯、爬刀山等。 、傩舞、苗王背姑娘、四?八姑娘节等,相传这里本来无米,初粒五谷。 是由狗用尾巴带来的。,因此,每年秋收时节,都要给狗狗喂第一勺米饭。
苗族的“四八姑娘节”是遂宁民族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 这个节日来源于宋代杨氏后裔杨金华用黑米救了弟弟杨文光的感人故事。 从此,杨家特地将农历四月初八定为“女儿节”。 节日前,家家户户都忙着摘黑米叶做吃黑米,杀鸡宰鸭,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娘家过节。 这种习俗代代相传至今。
不知不觉地走过了桥,来到了壁画长廊的尽头。 我看到大幅浮雕“日月同辉”展现在我眼前。 浮雕象征着遂宁人民对美好生活、建设幸福的向往。 遂宁的理想。
我坚信遂宁的明天会更好!
一年级:龚艳萍